孟子啟迪38
「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
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曰:「然則有同與?」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
公孫丑接著問孟軻先生說:「從前我在私底下聽說過小道消息,子夏、子游、子張這三個人,都學會了聖人的一部分;冉牛、閔子騫、顏淵則像小一號的聖人,請問孟老師是屬於哪一類的人呢?」
孟軻先生說:「這一部分,不討論。」
公孫丑還是很想知道,所有聖人之間的排名是如何排的,所以就問:「既然不跟其他的孔門前輩類比,那麼請問老師對於伯夷、伊尹這二個人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孟軻先生回答說:「這二個人和孔子的類型是不同的。伯夷是個民族主義者,不是自己族群的人不去管理,政治平穩就去工作負起責任,政治混亂就退隱,不爭權奪利。
伊尹則是國際主義者,不管是哪個國家領袖、或哪一個族群,他都可以去承擔工作,政治穩定的時候去工作,政治混亂的時候還可以工作,不管什麼樣的處境,他總是可以找到自己發揮的位置。
有機會做就做,沒有機會做就不做,可以做多久就做多久,只有短期的任命也可以做,這是孔子的態度,只求把事情給做好,沒有任何權力欲望,這三個人都是古時候的聖人,我沒有辦法通通都學,但是我比較盼望能夠做到像孔子那樣。」
公孫丑問孟軻先生說:「伯夷、伊尹跟孔子,是同一級的嗎?」
孟軻先生:「不是的,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一個人比得上孔子。」
公孫丑問孟軻先生說:「那麼他們三個人有沒有共通點嗎?」
孟軻先生:「有的,如果有百平方里這麼小的地方,可以給他們當領袖,他們都有辦法讓全世界的領袖景仰,他們的國家都可以成為世界的模範;做一點點不正義的事情,殺一個無辜的人來統治,這是他們絕對不會做的,這就是他們的共通點。」
李鈞震:
1. 伯夷、伊尹、孔子都是相當有能力,也有原則的人,但是他們的處事態度卻不同,因為有自己個性的問題,也有大環境的問題。
2. 伯夷是貴族,有學識能力。如果當時的國際社會,都是在欺負伯夷的國家,伯夷怎麼可能去為其他的國家工作呢?如果政治環境很惡劣,人人在爭權奪利,而且行為惡劣,怎麼可能跟這些人同流合汙呢?當然就隱退了。
3. 如果國際間競爭平等,而伊尹又沒有特別的族群色彩,他當然可以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之間工作服務;如果伊尹所會的專業能力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會,那當然不管什麼樣的政治局勢,大家都需要他,而他也都可以發揮專長來服務所有的人。
4. 孔子是好學不倦的人,所以任何的工作他都可以做,只要可以把事情做好,對社會大眾有益,孔子都願意做;不管事情的大小,只要有機會可以為百性服務,他都願意做。
5. 孔子也不是貴族,所以也沒有族群負擔,他所做的事情也不會是為了某個族群,而是為了整體人類的利益在思考,所以只要是對整體人類有一點點幫助,縱使是小事,他也甘心樂意去做。
6. 誰是人才?不能從他的資歷上來判斷,有些人履歷雖然豐富,但實際上都是蜻蜓點水,沒有真才實學,而且都是靠派系運作或家世背景,他才有機會擁有那麼多的頭銜,但實際上,他可能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7. 有些優秀的人,他不願意跟爛長官同流合汙,所以,表面上似乎工作沒有成就,但實際上他在不斷地充實自己,等待可以發揮的時機;有一些人才他非常地有遠見,能力也強,可是大環境沒有辦法配合,整個組織結構知識水準太差,所以他沒有發揮的機會,並不是他不行。
8. 所以孟子認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如果有一個可以完全掌管的小地方,他一定可以做到全世界最好,這就是人才。
9. 所以,政績與行政效率第一名的鄉長,他就有資格也有能力,可以去擔任縣長;政績與行政效率第一名的縣市長,他就有資格與能力,去擔任部會首長的工作;政績與行政效率第一名的部長,他才有資格與能力擔任行政院長或總統的工作。所以,每一個政治人物,我們都需要檢討他們過去的政績,到底有哪些是具體貢獻的?
10. 孔子有一個能力跟伯夷、伊尹不同,當他不從政的時候,他熱心教育,培養優秀的人,為國家社會栽培人才,這件事情往往比從政更困難,這也是孟子想要學習孔子的主因。
11. 二蔣統治時期,那二個國家領導人不但獨裁統治,貪戀權力,最重要的是他們是沒有知識水準的人,他們是沒有辦法實踐《孟子》、《論語》、《聖經》的人,也沒有任何專業知識與能力。
12. 二蔣統治時期,不只是國家領導人知識水準低,同時整個公務系統知識水準都非常低,有能力的人都被排斥,外行領導內行;更慘的是,稍有知識的人大多逃到國外去,沒有人願意忍辱負重在台灣栽培高級知識份子。這使得台灣近六十年來,政府單位的行政效率一直輸給新加坡,這也是目前台灣政府最大的困境。
13. 李登輝號稱民主先生,但事實上台灣的民主政治不是由他主動推動的,但是他也有功勞;他跟二蔣最大的不同是知識水準稍高,但是他也不是國際級的學者。
14. 李登輝還有幾個弊病,1他沒有教育能力,教育不出優秀的人才,看台聯黨發展不起來就知道,這是個事實。2在李登輝執政的期間,公家機關還是充斥著外行領導內行,所以李登輝的行政效率也比不上李光耀;3李登輝對於《聖經》也是外行,對《四書》也是外行,對於政治學也是外行。
15. 李登輝應該清楚,他的從政經驗以來,整個台灣行政效率最厲害的是哪個人?不是陳水扁嗎?他台北市長的任內,四年不就讓台北市政府的行政效率通過國際ISO認證嗎?這一點李登輝沒看出來,可見得李登輝對政治學是外行。
16. 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行政要有效率。李登輝可以支持馬英九當台北市長,也可以支持連戰當總統,但是他更應該要有智慧,讓陳水扁當內政部長,這樣台灣的內政就有行政效率,同時,連戰也不會敗選,阿扁也有更多的磨練機會。
17. 其實民進黨或阿扁有許多的政治動作,是被李登輝逼的,是被國民黨逼的,是被共產黨逼的。作用力,是不是等於反作用力?沒有這種物理學概念的人,他的政治操控都會出現問題,李登輝的政治操控出現很大的問題。
18. 李登輝任內為什麼不任用林山田擔任法務部長?卻用馬英九?馬英九明明沒有法律知識,考不上律師執照,也沒有學術地位,有什麼資格擔任法務部長?這是李登輝執政時期最大的敗筆。
19. 李登輝執政時期,第二大敗筆,就是沒有把國民黨的黨產詳細的內容公開給全世界知道,造成台灣政黨競爭不公平,造成政治都被有錢的權貴把持,也造成自己被趕出國民黨。馬英九把李登輝趕出國民黨,主因就是為了要黨產,誰不知道?
20. 孟子不願意跟孔門前輩相互比較的主因,其實是每一個前輩他們都是盡心盡力地在追求各領域的真理,努力地在為整體人類的前途在奮鬥,他們只是個性不同,際遇不同,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但是他們在人生的重點上,都有共同點「學而不厭,教而不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