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什麼是真實?

赫塞啟迪12

1.      回顧自己全部的婚姻生活,覺得那條路很長、很煩,很像寂靜的街道一樣;只有一個男子全身污垢,孤獨地拖著沉重的行李。

青春的光輝、被山風吹得沙沙作響的翠綠樹梢,消失在塵埃的盡頭。原來如此,他也曾有過年輕。

不像一般的年輕人,他擁有偉大的夢想,對人生和自己有許多的期許

但此後,除了塵埃和沉重的行李、漫長的街道、酷暑、疲倦的雙腿外,一無所有。只有在乾涸的胸中,隱藏的未清醒、陳舊的鄉愁──那就是他的人生。【庫拉因和華格納】

 

2.      我在賭博中,看到人生的寫照

即使在人生中,也有和賭博完全相同的事,超越難以察究的道理之直覺,給予我們最強的魔法,釋放出最大的力量。

但此卓絕的直覺一直麻痺起來,就會干涉到判斷力和悟性。

不久,雖然會找藉口加以抵抗,但其結果必然完全無視於我們的存在。【療養客】

 

3.      我也和你一樣,毫無辦法、意氣消沉地站在這個殘酷的人生之前,而且對我的生活那種一再重覆的意義,抱持著能夠克服這種無意義的信念。

生活是否有意義?不是我的責任,我自己本身認為,如何過只有一次的人生,才是我的責任

我想你們年輕人,非常想放棄這個責任。【書簡】

 

4.      你的義務是成為一個人─儘可能成為有用、善良、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的人。

 

在尚未獨立前,差不多等於是還不能讀懂書的少年,就要穿制服、戴帽子、宣誓自己是某黨的成員,熱心地參與公眾的生活,這是德國現在的習慣。

他們高喊拖下祖國,嘲笑自己和國民;他們每一個都是政治犯,因為他們怠忽了該做的事、該學的事,及成為一個男人所必須學習的獨創與思考性這種當然的義務,卻多管閒事,一味追求與自己無關的任務。【書簡‧1932

 

5.      什麼是真實?人生原是由什麼方式組成?

這是每個人自己應該去思考的事,而不是從書本學得到的。【庫奴魯布】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朋友有信

孟子啟迪67

孟子:「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放勳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孟軻先生說:「(唐堯執政的後期,水患已經解決)派后羿擔任農業部長,教導百姓耕耘、收穫的方法,去種植各種糧食;糧食成熟了,人民才得到溫飽。

人類的生活是有生態、規則的,如果只是吃飽了飯,衣服穿暖了,太安逸的生活卻沒有接受教育,那麼人的思想行為就會跟禽獸接近

所以,優秀的領導人就會事先憂慮,他們要派「契」當教育部長,教導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父子的關係,要不斷地更新變化、進步;長官屬下的關係,要公平正義;夫妻之間,要分工合作;不同年齡層的小孩,要因材施教;朋友之間、社會關係,一定要守信用

唐堯還說:『人人要勞動、有工作;交通建設,要發達;社會要有法律制度,要有公平正義的標準;弱勢的族群,要給予輔導;有發展性的,要給他幫助。讓每一個人得到應有的報酬,同時又可以提升品德水準。』

優秀的領導人,必須如此地關懷百姓的生活細節,還有時間去親自耕種嗎?」

參考資料:

教育評論17 擴大教育投資

吳敦義政績125 不該卡卻卡

李鈞震:

1.      依據《大學》「釋親(新)民篇」。人人都要不斷地更新變化,生活水準才能夠提升;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隨時調整、變化

2.      小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他要跟父親學的東西每個階段都不同;為人父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夠不斷地當小孩子的表率,這樣才能維持當長輩的尊嚴。所以,父子之間的關係一定要經常地更新變化、教學相長、自我要求

3.      父子有「親」,在周朝的時代,那個字的意思是「新」,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父親如果沒有新東西可以教導子女,家庭地位就會愈來愈喪失,這是鐵律;結果很可能為人父的經常情緒失控,導致父子感情破裂。

4.      「義」,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思;所有國家的公務人員,都應該抱持這樣的精神態度,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長官與下屬之間,也應該要有公平正義;並不是官大就學問大,並不是官大責任就小,並不是「完全執政,完全叫下面的人負責」

5.      公務系統之間,升遷、獎懲都要有標準,要符合公平正義。有些人靠派系比較容易升官,而不是依靠專業能力,這樣的組織就非常地腐敗。監察院長、考試院長……,是靠派系而當官?還是靠國際學術地位?

6.      夫妻之間,對於事業與家庭,一定要分工合作,彼此分擔彼此的辛苦,補足對方的不足,讓家族可以興旺發展。能夠「分工合作」,是一種能力,絕對不是愛情;沒有能力分工合作的人,沒有資格談愛情。

7.      夫妻,個人要不斷地學習新技能,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與見識,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提昇自己的魅力、競爭力與在家庭的重要性。夫妻二個人,不是二人世界,還必須分擔子女教養的工作,同時還要肩負成為整個家族的模範

8.      夫妻生活,如果不考慮成為家族的模範,這個家庭一定會逐漸地混亂,父不慈、子不孝,夫妻之間彼此互相戴綠帽子。

9.      小孩子成長很快,不同的年齡層一定要學習不同的東西,教養小孩也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讓年長的人有能力獨立自主,同時帶領年紀小的人長大。家庭生活也應該可以訓練領導統御、分工合作的能力。

10.  朋友之間,一定要講信用沒有能力守信用的人,不要交朋友,免得害慘別人。在現代社會,所有的社會大眾都是朋友,所以,經商的人對社會大眾有責任要絕對守信用,不然,就不要做生意。

11.  政客與百姓之間,也像朋友。政客,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說到做到,絕對不可以跳票。如果信口開河,說到做不到,講太多浪漫不現實的事情,就應該拋棄權位下台。政客不守信用,又戀棧權位,絕對是社會敗類

12.  社會敗類,通常長得蠻好看的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基督教、戰爭及政治

尼斯貝啟迪65

1.      基督教與社會哲學之間的關係,源自於西元一世紀基督教在羅馬發端時的環境。基督教的興起和蓬勃的發展,與具有傳統信仰的羅馬世界的崩潰有密切的關係,而那種傳統的信仰的根源是古老的親族地區的關係

2.      在羅馬、希臘以及世界上的每一處地方,宗教於初期不過是親族社群的一種功能;而族長權力則是親族社群的基礎,且是一種功能。

3.      在希臘人與羅馬人的家中,都有一個神壇;神壇上永遠有一些灰燼和少許燃著的煤炭。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用些樹枝把火撥旺。除非這一戶的人都死了,火是永遠不會熄的;對於古代的人而言,爐中的火熄了,等於一戶人家消逝了

4.      親族社群最基本的要素是出生、結婚及死亡三件事有關的禮儀。許多家族制度中,個人出生以後,並不立即屬於他那個家族;而要在受洗,舉行儀式,祭祀了祖先,讓出生的嬰兒取得他在家中的名分後,他才算正式「出生」。

5.      婚姻,是親族社群的主要的要素,而且也是宗教社群的要素。在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及許多其他古老社會所實行的親族制度中,婚姻本身不一定能建立一個新的家族或家庭。

6.      古代的婚姻,並不被視為男女二人結合契約。結婚和一個人出生一樣,是將一個「女子」納入一個家族,使她合法地成為那個家族中一名男子的配偶。

李鈞震:

1、在現代的豪門當中,子女的婚姻也並不是他們二人感情的問題,子女必然要繼承許多的家產,所以,婚姻中所挑選的對象,也必然要肩負起保護家產的任務,甚至還必須肩負發展家族企業的使命。

2、絕大多數的演藝人員,並沒有受嚴格的商業訓練,也不具有科學頭腦,一旦與豪門結為姻親,有能力負擔起豪門企業的事業嗎?

3、所以,名模嫁入豪門,結婚和一個人出生一樣,是將一個「女子」納入一個家族,使她合法地成為那個家族的繼承人,承擔企業興衰的重責大任。

4、幾乎所有的人都畏懼死亡,當然也會畏懼家族的滅亡。在古代天災、戰爭、傳染病……都會可能瞬間讓一個家族滅亡;所以,出生、結婚、死亡都是相當慎重的一件事。因為慎重,因此就衍生出許多的禁忌,而禁忌就導致許多禮儀的出現

5、所有宗教或家族所產生的禮儀,都是為了避免人無意間觸犯了各種禁忌。如果不瞭解禁忌的由來,那麼就會變成盲目的迷信或神話。

6、地球上絕大多數的人類族群,都必須透過「火」來抵禦野獸,取得溫暖,烹調食物,在黑暗中指引方向……,所以,「火」在許多的族群當中都是神聖的、不可熄滅的,也代表生命的承傳,甚至是靈魂的永續

7、人類與人猿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人類會使用「火」來維繫生命的發展。地球當中所有的生物,應該也只有人類會使用「火」來從事各種活動。

8、幾乎所有的族群一開始的宗教,都是因為一個相當強勢的族長訂立了許多的禁忌與禮儀;這些禁忌與禮儀如果有許多的成分符合客觀的真實,那麼這個宗教就有發展擴大的機會。

9、羅馬的宗教之所以會消失,主因是受到希臘哲學的衝擊,這是「理性」的競爭。後來聖保羅把耶穌的言論與希臘的哲學做巧妙的結合,在戰亂的時代,取代了純粹理性的希臘哲學與羅馬傳統宗教。

10、 在羅馬帝國,希臘哲學並沒有完全被基督教所取代,所有的技術官僚都必須學習希臘哲學,不然一定會失去管理的能力;而基督教雖然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時候成為了國教,但是主要的目的是在控制沒有受教育的社會大眾。

11、在文藝復興的時代,「希臘哲學」的理性與優異性被各行各業的天才所發覺,並且加以發揚光大;與基督教相比之下,天主教教宗就顯得相當地愚蠢、無知、不理性

12、蔣中正的軍隊佔領台灣,一開始是運用軍事武力,後來能夠穩定地執政,並不是政府的行政效能,最主要的原因是許許多多外籍的天主教神父或牧師,他們在台灣的各個族群、地區照顧弱勢,傳播耶穌的愛與慈悲,讓社會大眾熬過了恐怖的軍事統治時代,穩定了社會。

13、如果蔣中正政權學習中國共產黨,排斥所有的宗教,那麼,台灣社會的衝突必然持續不斷;台灣佛教的發展,是蔣經國時代才開始的,佛教山頭與國民黨政權掛勾,向社會大眾斂財、詐騙,形成一個龐大的黑金集團。

14、蔣經國成立的知識青年黨部,運用救國團,結合印地安營火文化,吸引沒見識的大專青年加入,成為獨裁政權的奴才,這些奴才也是台灣民主化之後的既得利益者。救國團種種的活動,也是一種宗教,也有禮儀,也有崇拜的偶像。

15、救國團的活動當中,有詩歌、有階級制度、有禮儀、有派系,以三民主義為經典,也有三位一體的偶像(孫中山、蔣中正、蔣經國)。所以,救國團是不折不扣的宗教團體。

16、所有的宗教信徒,都必然有一個「傳道」的使命,要擴大宣揚他們偶像的崇高性(民主的燈塔……),宣揚宗教的使命(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所以,各個大專院校的國民黨幹部與教授,不斷地吸收他們認為優秀的學生領袖。當然,加入政黨也有標準的儀式與宣誓

17、所有的「宗教」都在自由競爭,而且必然是以「理性」為中心的競爭。救國團的活動內容,如果理性程度不如佛光山,自然而然,救國團就會衰敗,佛光山就會興盛。然後佛光山又被慈濟功德會打敗;慈濟功德會又被科學園區打敗。

18、民主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言論自由,各界的意見領袖所發表的言論,必然被社會各界與網友所批判。比較具有理性的言論,就會源遠流長;如果教授的言論不如網友,當然也會被社會永恆地恥笑

19、政治人物的民調如果起不來,就代表他原本整個組織人員所具備的理性不足,「宗教」光環盡失;如果衰尾政客的社會影響力想要翻身,那就必須不斷吸納比自己原本組織成員還要有「理性的人」進來。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將瞬間變成永恆

赫塞啟迪11

1.      人生必須藉著分裂和矛盾,才能開出錦簇的花朵

不知陶醉於理性和冷靜到底是什麼?

感覺不出死後的喜悅是什麼?

兩性沒有永遠的敵意,那麼愛又是什麼?【那魯奇斯和歌魯特蒙特】

2.      我喜歡人生給予的嚴肅和深刻的感動,同時也喜歡其所帶來的滑稽生活。【鄉愁】

3.      我們過著多麼痛苦的人生啊

一方面知道人生苦短而空虛,同時也思索重大的問題。【詩集‧報告】

4.      不知生活了多久的歲月,但生活一點意思都沒有。

現在一件重要的事都沒有,不覺得有什麼快樂。

人生之流,有無數的姿影 滾至我身邊,

一個都不允許我留住, 一個都不曾溫柔待我。

縱使他們從我手中流落,我的心卻深自奇怪。

遙遠地跨越所有的時代,感到生命的熱情

生命的熱情雖無意義和目標,但知道所有遠近之物,

就像小孩子半開玩笑似地,將瞬間變成永恆。

李鈞震:

1、新的觀念、新的想法、新的作品一定來自於我們發覺,過去的事物值得崇拜,也值得丟棄,在崇拜與丟棄之間,真的令人感覺到矛盾與迷惑。

2、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如何在恰當的時空當中,做正確的堅持?那純粹看自己的理性程度有多高,才能夠做明智的判斷。

3、理性程度,不是天生的。那如何才能具有理性?

4、你有思考過死亡的問題嗎?你希望在死亡之前做些什麼事?你所留下來的言語與行為的紀錄,對周遭的環境、對後世會有什麼影響?

5、    你敢不敢為了正義與真理,而犧牲自己的生命?

6、如果你的親朋好友,不願意為了維護社會正義而犧牲自己,不願意為了維護真理而挑戰傳統、犧牲一生的名利,這些親友值得你信任嗎?值得你愛嗎?

7、兩性之間的問題,不是「愛」,而是誰願意為真理而奮鬥、而犧牲生命?耶穌如果要娶妻子,那她必定是為真理而犧牲小我的程度跟耶穌相當,這樣在一起才有所謂的幸福。

8、絕大多數的人對「愛」其實沒有定義,只是賀爾蒙發作的自然現象。

9、能夠嚴肅地面對自己生命的價值與生涯的規劃,才能夠看清楚生命的重點;也才知道為無意義的事情而奔波、憂愁、興奮…,是多麼滑稽。

10、沒有因為發現人生的真理而狂喜不已的人,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生命深刻的感動

11、絕大多數的人這一生,都在為了對抗賀爾蒙的分泌而苦惱不已,對不對?權力慾望、名利慾望、情慾……,其實都是賀爾蒙分泌不均衡的結果。等到快要面臨死亡的時候,才發覺人生真是短暫!

12、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自己的言行對人類的社會正義有長久的影響?這問題真是嚴肅,這也是人生最重大的問題。

13、 一個人如何確信自己是理性的?明智的?生命是有意義的?那一定要詳細地跟各領域大師級人物他們的思想與言行,一一地做比較,確定自己比他們還明智,這才是真正的生命熱情

14、現代的科學家,如果不能確定自己的理性程度超過愛因斯坦,那就是自己與時代的退步與墮落,也證明自己確實不夠理性,更可以推測自己所有的判斷都不具有理性。

15、現代的基督徒,如果不能確定自己的理性程度超過二千年前的聖保羅,那這就是自己品德的退步與墮落,也證明自己確實不夠理性,更可以推測自己所有的判斷都不具有理性。

16、在學校教授《論語》的老師,如果不能夠確定自己的理性程度超越二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這就是自己的品德的退步與墮落,也證明自己確實不夠理性,更可以推測自己所有的判斷都不具有理性。這樣的生活當然充滿了不安全感、不確定感、空虛感

17、生活充滿不安全感的人,一定會為自己與家人帶來災難;如果不小心獲得了權力,一定會為社會帶來災難,這是鐵律。

18、 不斷的追求理性,不斷的追求創新,不斷的超越各領域大師,這樣的生命,每一秒都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