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耶克啟迪15
1. 接下來討論許許多多對《經濟學原理》的評論文章。第一篇是孟格爾支持自由貿易的論文,這一篇論文大致來說受到好評,但是評論者擔心孟格爾把商品分成不同種類的作法,不知道會不會導致保護政策的貨品項目。
2. 另一個匿名者的評論發表在素富聲譽的期刊 Jahrbűcher fűr Nationalőkonomie und Statistik。雖然這位評論者說了一點讚美之詞,但他也批評這個年輕人擅自寫經濟學教科書太自負,他認為這個工作應該比較適合年紀大、獲得許多學位認可的人。
3. 最後一篇是Friedrich Hack發表在Zeitschrift fűr die 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雖然這篇大多是正面的評價,但是Hack提出一些技術方法的問題。他覺得,「所謂的需求與商品之間的因果關係」,應該想成末端與通路之間的目的。
4. 他也質疑,用人們內心存在的自由意願,解釋市場中有經濟法則,是不是恰當?
5. 當孟格爾計畫重新修訂他的著作時,他最重視Hack的評論。1870年代,他準備一些專為作者設計的複印本的《經濟學原理》校正。這些複印本有很多空白頁,方便作者寫下要修改的內容註解。
6. 孟格爾的註解指出,他要改變第一章第二段,把「需求與商品之間的因果關係」改成「需求與商品之間的目的關係」。
7. 他也寫道:商品與需求的因果關係,是一個值得懷疑的論點。(商品與需求)是一個(市場)機制與目的的關係。商品(市場機制)是需求(目的)的基礎。
8. 任何人讀到這一段應該都會感到難以理解。也許他說的市場機制,是指市場的本體。但是這確實顯示,孟格爾嚴肅看待Hack的評論。
9. Roscher在1874年有關德國經濟思想史的評論,也提到孟格爾的書。Roscher把孟格爾的作品列入主觀主義者Hermann的傳統,並且讚揚他:「奧地利人孟格爾的觀念分析很有原創性並且富有成效,他的觀念分析通常奠基於完整的思想史知識。
10. 舉例來說,他先找一個交易案例,仔細檢驗價格的形成模式,然後研究獨佔企業,最後研究雙方競爭的影響」。
11. 第四篇評論是用文學的方式描寫的專欄,不是經濟學論文。評論者認為孟格爾的論文主題有漏洞。他說這個奧地利人把英國小說中自私自利的經濟人的樣子,當成全世界的人類特質。
12. 他的評論完全沒有一點孟格爾所重視的科學方法。這個評論的作者不詳,只簡單簽名「G. Sch」;按照抱怨者的慣性,他也寫會對孟格爾的批評論文,所以可以打賭就是Gustav Schmoller。
13. 孟格爾用盡一切力氣地要讓經濟學方法論復活,在這個領域,經濟學理論往往與二個邪惡的雙生子—「勞動的價值理論」與「自由貿易主義」—聯想在一起。Schmoller的評論完全否決他的努力。
14. 要回應他的批評,孟格爾首先必須顯示他的對手擁護的歷史統計學方法不是研究經濟現象的唯一正當途徑,而科學理論的原則不但可行,也富有成效。
15. 接著,孟格爾必須戰勝Schmoller對他的研究方法的反對意見,防禦他用抽象小說裡的自私自利經濟機器人的挑釁。
16. 孟格爾在1883年發表他的回應,題目是「特定經濟學議題,應用社會科學方法的研究調查」。 (翻譯編寫Bruce Caldwell《海耶克的挑戰 Hayek’s Challenge》)
李鈞震:
1. 大部分的市場情況是,一樣新的商品出現了,它在刺激或引誘消費者對他的需求,如果它確實對消費者的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或吸引力,那麼這個需求很快就會被擴大,商品就會在市場上逐漸地成功發展。
2. 少部分的情況是,人們感覺到自身有某一種需求,需要一種商品來滿足,但是市場上並沒有這一類的商品,多數的消費者會等待商品的出現;只有極少部分的消費者會自己研發,然後成為新商品的發明者或供應者。
3. 商品在市場上出現的目的是什麼?一方面是滿足生產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樣新的商品出現在市場上,一旦有利可圖,就會吸引其他的人競相模仿,形成競爭的局面。
4. 為了要維持生產者的利潤,為了要擴大消費者的需求,廠商必須要不斷地研發與改良商品,盡量讓模仿者或競爭者處於劣勢。所以,新商品出現的目的,就變成為了強化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5. 人類的需求有很多種,有實質生理的需求滿足,也有心理的需求滿足,許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或是滿足購買慾望,並不單純只是為了生活上的便利或生理上的需求。
6. 所以,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目的,一、滿足生理需求。二、滿足心理需求。三、被詐騙集團詐騙。
7. 生產者的目的如果與消費者需求目的相契合,就會產生消費的行為。
8. 新的商品出現,如果他確實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同時又沒有其他的競爭者,他就成為獨佔企業,而且價格的高低完全由生產者自己決定,消費者只能被迫接受價格。
9. 如果生產者不斷地投入研發與創新,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拉開他與模仿或競爭者的智慧距離,那麼,生產者就可以持續擁有獨佔權。這時候會發生短暫的「大者恆大」的效應。
10. 事實上,大企業不可能「大者恆大」,短時間可以,長時間而言,企業愈大員工就會愈多,這就增加了管理上的複雜性與困難度,管理者的智慧一定要隨著員工的增加而增加,不然,組織絕對會崩潰。
11. 所以,小企業的生產研發能力不足;而大企業也有冗員過多,行政效率遲緩的弊端。「制度」的優劣只有短期效果,管理者的學識與能力是否提升,才是企業能否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
12.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擁有的學識與能力如果沒有其他的人可以取代,他一定會成為社會上獨一無二的意見領袖;政客如果覺得「民意如流水」,支持群眾很快就消失,那就表示自己的學識與能力太普通,有太多的人可以取代。
13. 二十年前風光一時的政客或意見領袖,經過了二十年後,很可能知識水準已經降到社會大眾平均知識以下,過去的名聲與光環只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地不協調而醜態畢露。只有具備獨一無二的學識與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永遠保有社會的美好名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