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撒但 也裝作光明的天使

保羅啟迪150

【哥林多後書11章7~15節】我因為白白傳神的福音給你們,就自居卑微,叫你們高升,這算是我犯罪嗎﹖ 我虧負了別的教會,向他們取了工價來給你們效力。

我在你們那裡缺乏的時候,並沒有累著你們一個人;因我所缺乏的,那從馬其頓來的弟兄們都補足了。我向來凡事謹守,後來也必謹守,總不至於累著你們。既有基督的誠實(注1)在我裡面,就無人能在亞該亞一帶地方阻擋我這自誇。為什麼呢﹖是因我不愛你們嗎﹖這有神知道。

我現在所作的,後來還要作,為要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使他們在所誇的事上,也不過與我們一樣。

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注2),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裝作仁義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為。

我曾經免費的把上帝的「道理」傳授給你們,謙卑地把你們當成高貴的人來對待,這樣就是犯罪嗎?我挪用其他教會的經費,拿他們的薪水來服務你們。

過去我跟你們在一起的生活所需,都沒有靠你們照顧。我所缺乏的一切,都是由馬其頓來的兄弟提供,所有的事情我都盡量不給你們負擔;將來我也會繼續照顧自己。因為我了解耶穌的真理,所以沒有人能阻止我在亞該亞地區自豪(擁有耶穌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愛你們嗎?只有上帝的「道理」能衡量。

我現在做的事情,將來還會繼續做;我要切斷想投機取巧的人的機會,他們誇耀自己可以行神蹟奇事,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平常。

這些虛偽的使徒、詐騙集團,偽裝成耶穌的「道理」的使徒。這也沒甚麼好驚訝的,因為撒但也會偽裝成光明的天使。所以,如果假使徒的手下,偽裝成很有正義感的管理者,也沒什麼大不了。他們的結局,必然依照他們的行為

1基督的誠實,the truth of Christ,也可翻譯為耶穌的真理,因為truth有真理的意思。

2行事詭詐deceitful workers—workers並不是「動詞」的工作、行事,而是工作的人;deceitful騙人的,所以二個單字連在一起,就是現代人說的「詐騙集團」。

李鈞震:

1.    保羅到哥林多教會傳道、開墾,他很謙卑地照顧那些人,可是有些傳統的門徒認為,這樣不對,傳道的人地位應該比較高,教會應該要有階級制度,這樣子才能保持地位上的崇高與尊嚴。到底哪一種看法比較對?

2.    許多外國傳教士到台灣來傳教、服務台灣的弱勢百姓,他們有自認為了不起嗎?他們不是都是很謙卑地來照顧台灣的百姓,把所有的人都看成他自己的弟兄姊妹一樣嗎?彼得,為什麼會認為他比一般人高一等?階級比較高、比較尊貴?不應該如此。

3.    樞機主教、教宗、總統,他們的地位跟一般百姓一樣,並沒有比較高貴,知識與能力也沒有比較強,只是狗運比較好;拍這些人的馬屁,就是一種不要臉的行為,違背了耶穌的「道理」。

4.    耶穌雖然是老師,但是幫門徒洗臭腳,他也希望所有的門徒能學習這種精神。所以保羅認為,他應該像僕人的角色,來照顧哥林多教會的人,把他們當成尊貴的人,他的服務精神態度,就像7-eleven這樣有錯嗎?

5.    保羅他的生活所需與開銷,都是馬其頓的教會負擔的,保羅個人並沒有從哥林多教會拿到任何的利益好處,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他們能夠理解耶穌的「道理」;不僅如此,他還努力地到亞該亞的地區傳道。這使得哥林多教會有一點愛的不足感,認為保羅比較重視亞該亞的教會,不重視哥林多教會。

6.    哥林多教會因為有「愛的不足感」,因此,轉而去尋找彼得那一群門徒;保羅發現彼得那一群人整天在宣揚怪力亂神,他們的知識水準不夠,講不出「道理」。這當然是教會發展初期的狀態,從《彼得前書、後書》來看,過了幾十年,彼得也變得有學問一點。

7.    彼得年紀跟保羅差不多,但是在四十幾歲的時候,二個人的修養有很明顯的差距。不論任何人,年輕的時候難免會做傻事、難免愛慕虛榮、追求名利,但是只要按照耶穌的「道理」,盡心盡力地追求各領域真理,同時愛人如己,磨練個幾十年,身心的成熟度也會大為改善。

8.    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應該盡量避免做投機取巧的事,避免偶像崇拜,避免當雞犬找主人一起升天。因為這樣的行為顯示自己相當地無知,沒有能力自立自強。

9.    無知、無能的人,就是魔鬼(撒旦),他會害慘了自己的一生,也會害慘別人;只要跟無知的人搞在一起,都會受到牽連、受害。政客,如果知識水準不夠,他一定會害慘百姓,他一定會不守信用、政見跳票。

10.一個人有沒有知識水準,跟學歷無關,跟證照有關,跟具體的政績有關,跟自己過去的行政效率好不好有關。

11.人類如果產生「愛的不足感」,主因是什麼?知識水準與能力不夠,所以他沒有信心,他等待別人來疼他、愛他;年幼無知的小孩,都經常會有愛的不足感,長大了以後還有這種感覺,那就表示自己身心發展不平衡

12.彼得因為知識水準太差,所以有不安全感、有愛的不足感,這件事情任何人都無法解決,只有自己自立自強,下定決心好學不倦,才有辦法解決。經過二十年以後,彼得總算長進了,許多基督徒都應該學彼得。

13.《約翰福音1章1節》:上帝就是「道理」。耶穌說,整本《聖經》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盡心盡意地愛上帝。也就是基督徒應該盡心盡意地追求各領域的真理,這就是一種自愛的行為;這一點做到的人,才有可能做到愛人如己。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有能力愛別人嗎?當然沒辦法。

14.政客,如果沒有每天研究專業知識,就是不自愛,這樣的人怎麼有可能去關心百姓、照顧百姓?沒有知識水準的人,如果去愛別人,一定會害慘別人,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否認。政客,沒有知識水準,美其名要照顧百姓,其實只是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望

15.摩西,第一次跟上帝見面的時候,上帝自我介紹:我就是我。意思是,他是獨立自主的,他不需要別人特別介紹,不需要別人推薦,上帝他因為好學不倦,所以可以獨立自主。沒有終身學習習慣的人,不可能獨立自主。

16.專業能力愈來愈多的人,他才能夠比較獨立自主,他才有能力跟別人合作;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不可能獨立自主,也沒有能力跟別人合作,更沒有能力跟別人溝通,也很容易跟別人起衝突,更容易產生階級歧視

17.上帝要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他讓摩西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去帶領以色列人呢?制定法律的能力,來建立一個不拜偶像、不崇拜政治人物的法治社會。摩西個人如果沒有法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他絕對不可能愛人,也不可能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18.摩西個人具備法律素養,他有這一方面的專業能力,因此,他可以守信用到底,他的政見不會跳票;但是,以色列百姓知識水準太差,沒有辦法適應法治社會,所以一直搗亂、理盲、不守信用、情緒失控、整天怨天尤人,所以沒有辦法獨立自主,沒有辦法過法治社會的生活,而且習慣有罪推定

19.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帶領之後,經過了二百多年,還是不能適應法治社會,他們需要偶像崇拜、需要長得英俊的政治人物,所以他們選掃羅王來當他們的領袖。這產生了不幸的後果,百姓的生活由領導人的喜怒哀樂來決定,而不是由法律來確定;結果到了耶穌的時代,社會還是沒有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宗教自由,耶穌也是因此就被抓去釘十字架。

20.  為什麼百姓沒有辦法過法治的生活呢?主因是社會大眾的知識水準太差,因此司法官的知識水準當然就很差,司法官判案都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不是依賴科學、法治精神、國際標準;法官判案,還會按照政黨的喜好,以及紅包的大小來決定,一切的罪惡源頭就是社會大眾知識水準不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