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軍營斯巴達

希臘哲學59

1.      力量與美,是多利亞藝術的特徵。愛奧尼亞的建築風格輕盈婀娜,點綴著迷人的旋渦形的頭飾,而多利亞式的建築則剛勁雄渾,給人以質樸和力量的感覺。

2.      愛奧尼亞作品給人一種非常生動歡樂的印象,而多利亞作品給人的感覺卻非常莊重,很少有個人主義色彩。愛奧尼亞的詩抒發愛憎感受,多利亞的詩人鼓舞同胞的英雄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

3.      多利亞人主要的家園是伯羅奔尼撒半島,他的政治與文化受到斯巴達的控制。斯巴達人缺乏獨立的思想,也沒有獨立的生活,他們好像是一群蜜蜂,懷著無私忘我的熱情和雄心壯志,努力使自己成為整個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甘願將自身的一切隸屬於國家。

4.      在古典時代,斯巴達是雅典之外希臘世界的另一個主導中心,它在很多方面都與自由開放的雅典截然不同。儘管缺乏獨立與自由,但斯巴達人卻並不缺乏活力,在薩拉米斯戰役之前,斯巴達在希臘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雅典,人們提到斯巴達總是充滿了崇敬和讚美。

5.      斯巴達是麥錫尼時代的一個城市。荷馬告訴我們,海倫的丈夫,阿迦門農的兄弟墨涅拉俄斯就是斯巴達國王。

6.      多利亞人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土著人有顯著的不同,後者長期從事農業,安享和平;多利亞人則生長於山地,自幼受山地環境的影響,習於戰爭,以戰力為職業,生活中除去戰爭與奴役以外,再無其他。

7.      居於統治階層的是斯巴達人,包括婦女兒童大約一共有三萬二千人,他們居於斯巴達的大部分地區,以農產為主,他們自己不從事農務,而以農奴取代其耕地。農奴,在斯巴達被稱為希洛人,處於社會的底層。

8.      介於斯巴達和希洛人之間的是皮里阿西人,即邊民,他們是自由的居民,居住在拉科尼亞郊區的一百個村落中,以從事貿易與工業為生,有納稅和服兵役的義務,但不能參加政府組織,亦不能同斯巴達人通婚。斯巴達大約有十二萬這樣的邊民。

9.      斯巴達人個個都是戰士,而整個斯巴達在外邦人眼裡,根本就是一座大軍營

李鈞震:

1、斯巴達人的特徵:英雄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無私忘我的熱情和雄心壯志。這樣的文化,自然而然會變成大軍營,人人努力使自己成為整個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甘願將自身的一切隸屬於國家。

2、斯巴達的生活與文化,不利個人主義與獨立自主,文化欠缺創意,久而久之,文化就不夠多元豐富,整體「智育」的發展就受限。

3、武力,只是文化中的一環;國家或民族要能長久發展,一定要以「智慧財產」為主體;真正的智力,又不可欠缺運動精神、團隊合作的觀念。

4、自由競爭,是維持社會進步的主要因素;權貴階級如果太貪腐,就容易被社會淘汰;弱勢階級如果不肯努力奮鬥,就容易結束生命。結果,只有競爭力強的個人與族群,會被歷史留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